手机需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生态甲鱼高产养殖水体氨氮、亚硝态氮控制与疾病预防技术研究

作者:中国标准物质耗材网-北京博易汇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发布时间:2015-05-22 11:33:30浏览量:
 

对生态甲鱼高产养殖水体氨氮亚硝态氮控制与疾病预防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后,水泥池和土池养殖甲鱼的单产较往年分别增加12 3455 580 kg/hm2,品质明显提高,体色、口感等指标均优于往年。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控制在较低水平,对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水泥池、土池养殖平均成活率分别达到86.6%91.4%

  关键词 生态甲鱼;养殖;氨氮亚硝态氮;疾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 S96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285-01

  安徽蓝田特种龟鳖责任有限公司在系列化的甲鱼养殖过程中,水体富营养化,氨氮亚硝态氮含量常年偏高,夏季蓝藻旺发,一直困扰养殖生产,为探索经济适用的控制方法,20102012年商品甲鱼采用生态养殖模式,结合微孔底增氧和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培育优质的单细胞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氨盐、硝酸盐、亚硝酸盐,优势的单细胞藻类是滤食性鱼类的优质饵料,并能抑制蓝藻生成,从而达到控制水体中无机“三氮”预防疾病的目的。

  材料与方法

  1.1 甲鱼种的放养

  甲鱼种是20107月繁殖经温室养殖至20114月底,规格0.40.6 kg/只,水泥池放养4/m2,土塘放养2/m2,池塘中搭配投放规格100 g/尾的白鲢2 250/hm2、花鲢300/hm2,规格60 g/尾的鲫鱼1 500/hm2。池水深度1.8 m,商品饲料蛋白源主要以鱼粉和豆粕为主,精细制作,使用时一般以人工配合饲料为基础,添加比为50%80%,适当添加包括肉联厂分离的动物内脏、各种冰冻海鲜、低值淡水鱼类,添加量20%50%

  1.2 微孔增氧设施的配备

  水面配备动力0.11 kW微孔增氧设备、PVC送气主管、支管尾塑料软管、锥形曝气盘(直径80 cm)、罗茨风机送气。在甲鱼生长旺季,每天夜间开机8 h左右,水体尤其是底层水体溶氧量保持在5.0 mg/L以上。

  1.3 使用微生态制剂

  养殖过程中每715 d使用1次微生态制剂,主要品种为EM菌、乳酸芽孢杆菌,用量为每次30 kg/hm2,晴天施放,针对不同养殖水体、不同生产季节和水质变化情况,调整微生物品种和用量。对底泥较深的老塘口,每710 d使用1次。饲料中也可以添加乳酸芽孢杆菌,用量为2 kg/t,随用随加。

  1.4 培养有益藻类

  养殖甲鱼的池塘中,由于投喂含高蛋白的饲料,加上代谢排泄物和残饵的积累及腐败,极易引起水质恶化。对氮和磷吸收效果最好的藻体是螺旋藻、小球藻、栅藻、颤藻、栅列藻等,尤以小球藻的降氮能力最强,利用微孔增氧设备和微生态制剂调水,促进滤食性鱼类优质天然饵料的藻类生长,如隐藻、硅藻、金黄藻和绿球藻等,在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铵盐被藻细胞吸收的同时,也抑制了蓝藻的旺发[1-2]

  结果与分析

  2.1 收获情况

  201111月至20124月养殖的商品甲鱼陆续上市,平均规格1.05 kg/只,最大个体规格为1.6 kg/只,5月对水泥池、土池收获情况进行统计,具体情况见表1。水泥池和土池单产较往年分别提高12 3455 580 kg/hm2,品质明显提高,体色、口感等指标均优于往年。

  2.2 水质检测结果

  整个养殖期间对水质进行连续检测,结果见表2。往年水质的检测结果,高峰值NH4+达到4.2 mg/LNO2-达到0.51 mg/L,相比较,采用技术措施后(2011年),氨氮亚硝态氮控制在较低水平。

  2.3 疾病发生情况

  往年甲鱼的出血病、腮腺炎、白底板病、出血性败血症、出血性肠炎、穿孔病、腐皮病等发生较为严重,养殖甲鱼成活率75%左右,2011年水泥池养殖平均成活率86.6%,土池养殖平均成活率达91.4%,表明采用微孔增氧、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在养殖水体零交换的情况下,能将氨氮亚硝态氮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对疾病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结论与讨论

  (1)养殖甲鱼使用的都是高蛋白饲料,由于大量投饵而留下的残饵及水体中水生动物大量排泄物的累积,导致水质恶化,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高,硝化作用减弱,造成亚硝酸盐积累。高温与碱性环境下,离子氨离解成分子氨。亚硝酸盐、离子氨的毒性通过鳃渗进水生生物体内,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使呼吸机能下降。水体溶氧量愈低,毒性也就愈强烈。研究证明,氨氮亚硝态氮的存在水平与水生动物疾病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分别将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控制在0.50.2 mg/L以下对于减少其毒害与预防疾病发生非常重要。

  (2藻类是光能自养生物,以光能作为能源,利用氮、磷等营养物质合成藻体氨基酸、蛋白质及叶绿素等含氮物质。藻类的生长可降低水体中的氮、磷含量,在养殖水体中培养有益藻类,当其形成优势群体时,可抑制有害藻类(如微囊藻)生长,既可起到除氮产氧的作用,又能为滤食性鱼类增饵,是甲鱼养殖生产中水体调控的好方法。

  (3)微孔底增氧,能直接提高底层水体溶氧量,促进上下水层对流;消除池塘水体的温跃层﹑氧跃层﹑水密度层,保持水体高溶氧,以促进微生物有效分解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抑制氨氮尤其是分子态的氨和亚硝态氮的生成,有利于养殖动物生长,增加单位水体产量。

  (4)生态制剂是从天然环境中提取分离出来的微生物,经培养扩增后形成的含有大量有益菌制剂,能调节水产养殖生物环境,改善和调理微生态,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或增进养殖水生动物健康水平[3-4]。池塘高产养殖水体底部常常积累大量的残余饵料、排泄废物和动植物残体以及有害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这些物质往往导致水质败坏,诱发水生动物病害。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具有氧化﹑氢化﹑硝化﹑反硝化﹑解磷﹑硫化及固氮等作用,能将上述有害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硫酸盐等,不仅净化了水质,还能为单胞藻类的繁殖提供营养,有利于藻类的繁殖、生长,从而促进滤食鱼类生长[5-6]